出處 天下雜誌

從小我很想學鋼琴,但是家庭狀況不允許。所以從小學到高中,我都加入了學校合唱團,把自己當作一件樂器,來體驗音樂美好之處。

如今,我家男孩學弦樂,算算也有六、七年了。這段不算短的陪伴日子裡,我對孩子學樂器,有了另一層更深刻的感受。

有些家長讓孩子學樂器,會抱著姑且玩一下的心態,不過,家長與孩子若能有所堅持、有所要求、有所鼓勵,孩子才能真正學到以下"技巧以外"的收穫:

 

1. 堅忍的毅力

沒有堅持與忍耐,根本演奏不好一首曲子。要忍耐練習時的孤獨與毅力,絕對是學樂器的附贈收穫。

2. 耐力與體力

練琴時間少則半小時,長則數小時,不斷重複,這絕對是耐力與體力的磨練。

3.專注力

沒有一個成功的演奏家能邊練琴,邊東張西望、胡思亂想。這絕對在浪費光陰和精力。樂譜上的音符、節奏、符號、速度、風格、句子,每每需要全情投入。

4.協調能力

不只是左手和右手,還有左腳與右腳或者是嘴,眼睛與耳朵,理智與情感。

5.時間管理技巧

每次練琴時間有限,要很有效率地分配時間才能完成那天的練習功課。久而久之自己必然懂得分配自己的時間。

6.追求卓越的精神

音樂是藝術,沒有要求,這根本算不上音樂,只是糟蹋自己和身邊人的耳朵,所以學樂器的學生,應有追求卓越的精神。

7.對生命的感受力

孔子聞韶,三月不知肉味;韓娥一曲,三日猶覺餘音繞梁。學音樂的孩子,絕不可能是冷漠無情的人,因為音樂能帶給人美與善的感受,提升對生命的感受。

 

學音樂要長長久久,需要合理的動機與堅持。音樂人彭廣林曾寫過的:「音樂,需要在自在中學習」,文中提到:

「提倡美學教育的目的是什麼?應該要讓國民更有內涵,更有鑑賞美的能力;用俗一點的話來說,就是要「更有氣質」。當美感深植心中,你就不會把房子蓋得那麼醜,就不會惡搞自己的環境,因為你的標準已經提高,自己就先無法忍受了。但這個真的需要時間,無法速成。

 

做好教育制度的基礎工程,同樣重要。行之有年的音樂班制度,我自己就是最早一批出來的學生,但我認為這根本是錯誤的。這就像早年傾力培養棒球隊一樣,目的是為拿金牌的,根本失去了它的意義!

 

在國外,許多父母會利用週三下午,讓孩子參加一般公立學校學不到的東西,就是我們所說的才藝。以音樂為例,在紐約的音樂學院或大學音樂系,都有針對孩子開設的「先修課程」,任何小孩都能很自在的去上課;到了國中以後才設有藝術高中,等到那個年紀,才讓孩子決定未來的路…」

 

孩子在音樂中有美好的體驗,才讓他能用愛樂的心,走向久遠的學琴之路,同時更能學到技巧以外的毅力、耐力等精神。 學音樂的終極目的無他,愛樂而已.....因為美好的事物,才能讓人得到永恆的歡愉。

 

 
arrow
arrow
    文章標籤
    樂器 音樂
    全站熱搜

    大鍵君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